
生态修复进展情况如何?是否已经按照整改方案完成补植复绿工作?水源地保护检察建议落实情况怎么样?为督促检察建议书落到实处,推进生态保护效果,做好公益诉讼“下半篇”文章。近日,姚安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联合县林业和草原局、大尖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弥兴镇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深入到弥兴镇小苴村委会野猪箐村民小组、排沙河水库,就之前办理的2件公益诉讼案件开展“回头看”。

2020年9月,某企业在承建滇中引水工程过程中,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滥伐林木299株,活立木蓄积29.38立方米。本院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建议林业主管部门对该企业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滥伐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按照林业主管部门的整改回复,在弥兴镇小苴村委会野猪箐落实异地造林25.6亩,因季节性造林原因,在大寒节种植红梨3000株。经实地查看补种树木的地块,已栽种了约3000株红梨树苗。建议加强后期养护工作,确保种植修复达到恢复功能,真正实现生态修复。


排沙河水库作为水源保护地,也是姚安县弥兴镇集中饮用水供水点。为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本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职能,依法向涉及乡镇和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问题整改。相关部门接到检察建议书后,逐项整改到位,并就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复。经实地查看,现场与整改情况一致,排沙河水库大坝周边增设了围栏,按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了水源地保护标识牌和水源地交通警示牌。

近年来,姚安县人民检察院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在做好诉前检察建议、适时提起公益诉讼等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作为,常态化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通过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加强与行政机关的协调合作,形成公益保护合力,确保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